当前所在位置: 评车网主页 > 商讯 > 正文 >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2020-01-07 12:10:31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0
摘要实不相瞒,对于Model 3的第一印象是来源于知乎上的评价:Model 3就像是引起手机界地震的iPhone 4,整个汽车行业都会被它颠覆。作为一名媒体从业员直觉告诉我,能说出这样的评价的很可能是一篇

实不相瞒,对于Model 3的第一印象是来源于知乎上的评价:Model 3就像是引起手机界地震的iPhone 4,整个汽车行业都会被它颠覆。

作为一名媒体从业员直觉告诉我,能说出这样的评价的很可能是一篇软文,只不过软文归软文,反正Model 3真香!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上周有幸借到一辆Model 3(全轮驱动 双电机版),而且可以深度体验一个星期之久,所以在这一周里它都成为我的私人玩物,而我也顺理成章地当一回特斯拉的伪车主。和真车主有啥区别?后面慢慢告诉你。

先来交待这周的用车情况,工作日里每日驱车80公里的通勤,到了周末又拖家带口回珠海的娘家,顺便走走亲戚。一周跑了大概900公里,可以说把最常见用车的场景都体验了一遍:市内通勤、高速长途、乡间小路、全家出行……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
怎样熟练地假装自己是Model 3 车主

首先开车门不能出洋相!相信很多朋友都对Model 3的隐藏式门把手和卡片钥匙都早有耳闻,不过要娴熟自如地完成:开门——着车——挂档的操作,需要解锁正确的姿势。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开车门,如果开主驾驶这边的车门,你得用左手,拇指按下把手后半段,剩余四指拽着弹出的前半截把手,然后把车门拉开。换成开副驾那边的门,你得换成右手操作,开车门的关键点在于开哪(左/右)边门就要哪只手,否则怎么开怎么别扭。如果你觉得每次开门前都要停一停想一想该用哪只手的话,请反复练习直到身体形成条件反射吧。

解锁/锁车,都是由卡片钥匙完成,把卡片钥匙放在B柱上“嘀”一下就能解/锁车辆,有点像门禁卡一样,但如果想实现无钥匙进入,还需要手机下载app才能实现,注册app时需要填写购车信息,所以不好意思,伪车主就没法装下去......

另外,在某些场景下(譬如:泡妹子)你确实需要一把实体钥匙的话,可以花1500块配上一把,万一某天晚上泡酒吧时候需要呢~这钱花得值!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外形怎么有点肥皂的感觉?

三种钥匙,最常用的就是手机app的无钥匙进入,而卡片钥匙就适合在朋友借车的时候使用,至于实体钥匙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。


相比外观,Model 3的内饰更加简洁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,特斯拉有自己的一套设计语言,在Model 3身上更是将这套设计语言运用得炉火纯青,首先车身没有一丝复杂的线条,菱角也尽可能打磨得圆润,和很多有着凶猛外观的性能车对比,Model 3没有硕大的中网进气格栅,车头显得有点呆萌,甚至人畜无害的感觉,而整体外观的设计正如它的实体钥匙一样,大肥皂一块(白色更加神似)。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毕竟是特斯拉,前卫的印象已经深深植入到消费者脑海里,所以在内饰设计上,无论出现怎样“天花龙凤”的大胆设计,人们总能找出一万个理由去为它“辩解”,然后去接受它,习惯它,继而成为行业的标杆典范。换作自主品牌这样来玩法,估计早就被丑拒。

没错!这就是Model 3。什么都“没有”的设计正是特斯拉用来诠释什么叫极简设计,相信第一次坐进车里的都会感觉到手足无措,这车怎么控制啊?能砍掉的实体按键都被砍掉,几乎所有车辆信息、控制等入口都集中在一块15寸的“ipad”上,唯一能找到的实体键只有方向盘上的两个滑轮和换挡拔杆。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这样的设计好用吗?我的答案是好用,但需要学(shí)习(jiān)成(shì)本(yìng)。好用的体验源自那块15寸的“ipad”中控屏,流畅度没得挑剔的,UI的交互设计也比较符合使用逻辑,基本把玩10分钟就能上手,不过要完成熟悉则需要多花些时间,毕竟它在改变着你的使用习惯。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特别是在行车的过程中,需要侧目去观察屏幕,如果对车机系统还没到达了如指掌的地步,这无异于开车玩手机一样,存在风险。


用过特斯拉的快充,我再也回不去了

由于家里没桩,所以这周的充电基本都由超级快充承包。除了超级快充外,其实Model 3充电的方式有很多种,简单来说分为三个派别:官方派、第三方派、野路子。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「官方派」是特斯拉官方的充电桩,稳定可靠,最常用,体验最好,最推荐。特别是超级快充,基本稳定在70+KW以上,大概一小时左右就能充满,价格大概是1.8元/度,相当于0.35元/公里,直接从绑定车辆的信用卡里扣取。

另外,超级快充的分布情况,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肯定比较完善,不过类似佛山、珠海的二线城市覆盖面有待提高。

「第三方派」是指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以及各种企业提供的充电桩。优点是数量多、分布广(许多商场、写字楼的停车场都有),但由于标准不一,充电速度未必都能达到超级快充的高效。

此外,每用一个品牌的充电桩,就要重新下载、重新注册App...久而久之手机里就容易冗积一堆充电App。

最后一种是「野路子」,这并不是可以贬低它山寨的意思,只是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词来表达而已,其实这里所指的是用220V插座给车充电,缺点大家都知道就是慢,但没充过,你还真不知道它会有多慢,刚好公司停车场有一个让我体验,一天充下来只能够我回家用,实在慢得可以,不到开不动的绝境都不会推荐使用。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销售小姐姐露个脸

在这里分享销售小姐姐传授的一个科普,如果你要去超级快充充电,在导航上选择要去的超充地址,让Model 3知道你要去充电,那么它就会在去的路上提前给电池预热,到达后电池就能在一个最佳的温度上充电,这样可以进一步节省充电的时间。


跑长途并不是个好选择,但绝对是通勤利器

都9102了,但续航仍然是衡量一部电动车的好坏标准,长续航≈好车,我开的这台Model 3是全轮驱动 双电机版,续航里程可以达600+km,这也是市面上续航里程最长的,但是特斯拉在续航方面的设定就有点谦虚,在充满电的情况下(解除限制),续航里程也只显示470+km,难道特斯拉也玩起虚标的把戏?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事实上这是特斯拉的有意为之的做法,充满电,Model 3能跑多远?其实很难给一个确定数字。因为电动车的续航,跟车速、气温、载重、驾驶习惯、甚至两地的海拔差都有关系。

理想的条件下绝对能跑出600+km的里程,但为了避免环境条件影响下出现误差,所以特斯拉故意只给出一个保守的里程数值,而这个数值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你一定能开到的里程。

这样的设定虽然暖心,但相信会挑起车主的续航焦虑症,明明目的地只有500km,总要在半路上加一次电才能继续安心上路。我说的是吧,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,因为我就这样。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另外,Model 3的舒适性方面在跑长途上并不友好,老婆不止一次向我吐槽:“Model 3的玻璃车顶太热了,跑珠海一趟长途下来有点受不了”。后排空间本来就不是Model 3的长处,加上头部离玻璃车顶比较近,在广东的大热天,头顶总会感觉到阵阵的热浪,面对老婆的抱怨,我只能默默地开大点空调。

Model 3车顶玻璃虽然是带隔热防紫外线的功能,但面对广东的夏天,一切都是白搭。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可能Model 3本来的定位就不是一台家用车,设计师对于后排的照顾没有到位,引用某位大咖的说法,人家特斯拉的设计师就是为硅谷的精英而设计,硅谷的精英就应该享受阳光与空气。PS:那咋不搞成敞篷的?

但话说回来,平时上下班通勤,逛个街吃个饭,Model 3给到的体验是燃油车没办法给到的,起步轻快、加速响应迅捷,超车变线甚至有点不讲道理。加上每公里不足0.3元的出行成本,比加油便宜不少,Model 3无疑是通勤利器且不接受反驳。


想踩但不敢踩的油门和不能随手所用的指向灯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再来说说驾驶感受,地球人都知道电动车加速很快,特斯拉的更快,3.4秒的零到百不是白吹的,如果你坐的是主驾位,地板油下去,瞬间的加速G值会把整个人死死地摁在座位,一直地板油下去,大概5-7秒后,看着170、175、180...不断上窜数字,自不然就有种想踩而不敢踩(油门)的感觉,直至最后完全松开油门,毕竟并不想就这样飞快地度过这一辈子。

而坐在副驾位,在没有提前打招呼的情况被地板油,就好像被QJ一样,无法反抗,除了嘴上大喊:雅蠛蝶外,剩下的只能目不转睛盯着前方,双手不自觉地找依靠。

最不幸的是坐后排,几脚地板油下来后,再逞强的老司机都要下车休息休息,回个神来,不然就直接晕倒在后排。


写在最后

从以前的大排量自吸到小排量的涡轮增压,再到现在新能源的兴起,汽车动力来源的变革正改变汽车的这一切,功率、扭矩、压缩比这些参数的意义在电机面前越发弱化,开了一周的Model 3后感觉电动太强大了,电动车一定是未来,到了那个时候速度也许会变成最无聊的东西。

7天900公里深度体验Model 3后,老婆评价:这电动大玩具不好坐?

Model 3让我想起当年的 iPhone ——自它之后,整个行业都被彻底地改变。


推荐阅读:旗龙网

相关滚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