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社长讲座No.1
日本车展结束后,除了车展上有趣的车以外,街头也是个值得观察的好地方,常有很多有趣的点 :
比如同样一款车,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,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定位。
1.丰田凯美瑞
在日本开凯美瑞,是一件相对奢侈的事情,由于日本的停车环境相对紧张,而原本为美国设计的车型宽大的凯美瑞,往往无法适应日本一些相对窄小的停车位。
因此在日本,也就注定了开凯美瑞的人,是相对小众的客户群体。所以,凯美瑞在日本的定位是比较高的,主要接替了皇冠以下、Premio以上的产品定位,起价就是345万日元(折合约22万人民币),高配达到接近皇冠的450万日元(折合约29万人民币)。
配置也非常奢华,仅有2.5Hybrid一款动力总成,并且可选配其他市场没有的电四驱,中配即带有彩色HUD,可选装9喇叭JBL音响。
但在美国,凯美瑞的定位就变得非常低,如果说国内的基本代步车是紧凑级的朗逸,英朗,卡罗拉,那么美国的基本代步车就是中级的凯美瑞,雅阁,迈瑞宝,蒙迪欧。
美国低配的凯美瑞比较寻常 ,没天窗,布座椅,钢轮毂。甚至有的连一键启动都没有,还需要你自己插钥匙点火。
不过,因为美国对动力的需求比较强,所以从排量上并不能看出这种差别。更低的价格也意味着更高的销量,凯美瑞曾一度达到过年销量近50万台的佳绩。
国内的凯美瑞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,配置也更为丰富,单从动力总成就能感到:2.0,2.5,2.5HEV都有。
配置上也是从高到低,一应俱全,综上所述,对凯美瑞而言,全球的定位是:日本 > 中国 > 美国。
2 . 凯迪拉克XT5
在日本街头闲逛时,突然闪过了一台凯迪拉克XT5,与国内的XT5不一样的是,日本的XT5漆面保养更加光亮,再配合顶配的抛光轮毂,显得非常高级。
而这辆XT5还有一点与众不同之处:它是一台左驾车。可以想象,在以右驾为主的日本,开一台进口的,原汁原味的,3.6 V6发动机的左驾XT5,是多特别的一件事。
同时,车主也要做好承担车辆相对昂贵、保养昂贵、停车不便、和二手残值较低等各种问题的心理准备。在日本会入手凯迪拉克的群体,确实可以划归到上流社会中了。
而在美国,凯迪拉克的用户消费水平就相对低一些,毕竟在美国,它不是进口车,而是一款地地道道的国产品牌,国产车型。
与进口的Q5,X3,GLC相比,美国产的XT5有一定成本和尺寸优势,也吸引着那些对美国精神比较热衷的当地人。
在中国,XT5的定位进一步下降,由于油耗法规的严格要求,国产的XT5不得不放弃了3.6 V6发动机,更为2.0T。
但同竞争对手相比,较大的外部尺寸和厚重的车身,让它的加速性不占优势。同时相比美国,国产的Q5,GLC都是加长版本,XT5在尺寸上的优势也相对有所降低。再考虑到在我国生产,一定要有足够的规模效应,也导致国内的XT5,在定位上,相较于美国会出现进一步下调。
国内低配轮毂的XT5销量较高,外观上的气势感也有所降低,但好处是,凯迪拉克在我国的销量,已然高于北美。
所以,凯迪拉克XT5,在3个国家的定位,和凯美瑞略有不同:日本 > 美国 > 中国。
3.丰田埃尔法
埃尔法在日本非常常见,包括它的姐妹车型威尔法,最主要原因是这两种车型的价格相对不高,基本可以维持在350万日元(折合约22.5万人民币)到700万日元(折合约45万人民币)区间内。
外观基本相同,差异部分主要体现在中排座椅上,埃尔法有4种座椅,分别是:
1.连体三座
2.独立双座,带活动扶手
3.独立双座,带小固定扶手
4.独立双座,带豪华固定扶手
同时,在日本由于埃尔法相对宽敞的内部空间和较为节能的HEV动力总成,使其受到大量的网约车和部分出租车司机的青睐。东京的埃尔法网约车,车里屏幕用的是ipad,用来安装网约车软件和导航,国内基本不会这么操作。毕竟在国内埃尔法定位非常高,动辄定价80多万,加价30多万。
这也导致全世界的左舵埃尔法,以平行进口的方式,兜兜转转来到中国后,还依旧能挣到钱。进口到我国的埃尔法基本只有两种座椅:小固定扶手和豪华扶手,也就是顶配和次顶配。豪华扶手非常抢手,导致一些买了小扶手的用户,甚至还要到后市场去改装座椅。
相较日本的用途,中国埃尔法的用途也更为高端,主要用于进行一些高端的商务接待/家用,堪称顶层人群的财富象征。
而在美国,没有埃尔法。主要原因在于,它又窄又高的尺寸,虽适合日本紧张的国土面积,但在美国宽敞的高速公路上,应对横风的能力就非常差了。所以,美国的MPV相对宽大,车高也会相对降低。
同时,美国的MPV也没有“高端接待”这种用途。所有MPV的用途都只为家庭使用。
每到3-7月份的度假季,MPV就会广泛地出现在各种旅游胜地,父母带着孩子跟一车行李,享受度假的生活。
所以,从埃尔法,或者MPV的角度来说:
中国 > 日本 > 美国
4.结语
即便是相同的车,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,也会有不同的定位。不同的定位背后,反映着不同的需求,也反映着不同的销量。销量小,一般定位会比较高,比如日本的凯迪拉克,中国的埃尔法;销量大,往往也对应更低的定位,如美国的凯美瑞,中国的凯迪拉克。
除了前文的三个案例,你还能看到很多不同的“定位/销量” 的关系:比如进口林肯定位高,销量低。国产后销量增加,但定位也要降低;进口的宝马X3,定位高,销量低。国产后销量迅速增加;美国产的X5,价格低,定位低,而价位接近的进口5系,销量就非常惨淡。
不过,有些企业的产品,并不符合定位/销量之间的关系:
国产后定位相对进口车有所下调的捷豹路虎,销量未有很大起色;国产后定位一直下降的丰田皇冠,市场接受程度也在逐年下降;定价低到买一台拆了卖还能赚钱的程度的进口阿尔法罗密欧,还是卖不掉;在欧洲对标大众的品牌的国产标致雪铁龙,在国内不仅定位低于大众,销量甚至比不过斯柯达。
这样其实也说明企业的运营,或者产品存在一定的问题,对这些企业/品牌来说,如何回到正常的定位/销量关系上,是他们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。
推荐阅读:叶紫网